我的这半年,说长不长,1月26日出发,7月26日回国,6个月的时间,两次学校的交流,一段自己的旅程,从英国到台湾,从台湾再到东南亚,一百八十多天不在紫金港的日子。
不仅每个人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主人,连咖啡馆也是一张城市的名片,鼓励咖啡馆的经营者成为某种生活状态的身体力行者,有意识地成为这个城市的策展人,从一个场地的持有者,到活动场合的提供者,再到一个开放空间的创造与安排者。
任何一个平淡的地方,任何一场普通的出行,都因为一群人的交流而变得与众不同。我觉得我现在好像是一个掌握了某个宝藏钥匙的人,当我明白了交流的乐趣,当我学习着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生活时,当我充分地发掘自己的所有感官细胞时,里面的乐趣让我充满了对于生活的感动。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想法,激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企业开始驻足于发展中国家。在柬埔寨,发达国家的人员通过技术、资金、商业模式的帮助,通过募集当地弱势群体作为供认,以workshop的形式,实现当地发展。
我很庆幸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踏上自我理想的追寻道路,而我也在这样的启蒙中,开始慢慢探索自己的能量,通过交流,通过探访,去寻求这个社会更多的可能性。
第一次接触couchsurfing是从一个很酷的朋友嘴里。一个拉脱维亚人,在高雄带着她度过了疯狂又愉快的几天。于是这次去台中,本着挖掘生活更多可能性的精神,我选择了一个住在山上的Host,也是我这次旅行中遇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人,積丹尼。
这次去台中,拜访了一家公平贸易咖啡店。店主朱克明先生作为第一批的市场进入者,台湾的绝大部分咖啡机具,是从他手上卖出去的。可以说,是他开创了台湾十步一个咖啡馆的风气,让咖啡真正进入到日常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