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out us | English
  • 青年组织
  • 国际志愿者项目
  • 创意空间
  • 中国走出去
  • 返乡青年
  • 环保青年
  • 间隔年

Logo

Navigation
  • Home | 首页
  • Talk | 访谈
  • Column | 专栏
  • Essay | 随笔
  • More | 更多
    • Meetup | 活动
    • Project | 项目
    • Local | 小站
  • About | 关于
    • 创办初衷
    • 顾问的话
    • 成长记录
    • 加入我们
    • 合作伙伴
  • Explore | 探索

CAPE专题

“创意空间”专题征文

2014 年 06 月 03 日 - tccool - 0 Comment

本期的CAPE专题将关注这些被赋予个性、代表着创新理念和新型生活方式的空间和在这些空间里发生的有趣实践和故事。我们希望吸引空间的拥有者、设计者和空间的使用者,为他们提供一个分享的平台,展示空间和空间背后的故事。

Read More

七彩星空与黑白童话

2014 年 04 月 26 日 - 邱不苑 - 0 Comment

我想做的是让大家更多地看到他们日常的一面,不是举着公益或志愿者旗帜喊着口号,也不是把他们放在幕布后面用优美而凄伤的字句来描绘,一旦沾上了柴米油盐,上帝也要走下神坛,这样的他们也一天一天过着平凡而平静的生活,我们真的想做些什么的话,也只能从一天一天的平凡中开始。

Read More

“中国走出去“专题征文

2014 年 03 月 24 日 - CAPE - 1 Comment

“引进来”、“走出去”这样的词汇, 对于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大潮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中国不断融入全球的浪潮,在世界舞台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外部世界开始了更多的资本、资源的互通和人才、思想的交流。

Read More

专题征稿:那些热爱环保的青年

2013 年 11 月 04 日 - CAPE - 0 Comment

CAPE编辑部11月专题将聚焦”环保青年“。我们希望吸引更多在环保相关的行业里工作的年轻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我们期待看到环保青年的个人职业选择故事,也期待投稿者们可以分享一些有意义的环保实践、环保项目,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参与与行动的可能性。

Read More

朱门:相识或不相识的你

2013 年 10 月 23 日 - CAPE - 0 Comment

“间隔”的方式有很多,因人而异。你可以结合你的爱好,做一些相关的小项目;你可以去做义工;你可以去工作。如果你也把“间隔年”看作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一种学习和成长,希望你能认真对待选择,认真对待生活。不论结果怎样,认真对待的过程中,你已经学习了,成长了。

Read More

袁泽陆:休学创业,不一样的间隔年

2013 年 10 月 23 日 - CAPE - 0 Comment

我以为,间隔一年对于年轻人都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慎重的考虑。也许很多人说某某的家境富裕禁得起耍,休学一年无所谓,可是一年的青春时间能用钱来衡量吗?肯定不能!我希望那些打算休学间隔一年的朋友们能认真对待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间隔一年真的有必要吗?如果不休学我是否能通过更辛苦的付出做到同样的效果?

Read More

【征稿】CAPE 8月专题策划——支教,需要你的支持

2013 年 08 月 17 日 - CAPE - 0 Comment

本期CAPE的内容集展将主题选为“支教”。 这是一个复杂、值得探讨和交流的话题。CAPE希望能够借这次的专题征稿,让更多海内外的优秀团队有机会展示各自的故事、并与大家分享对支教的思考与看法,促进支教经验的交流,也为参与支教的同学带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视角。

Read More

CAPE小程序

getqrcode-e1345389786143
扫码关注小程序,随时随地享受杂志阅读体验

文章查询

最近更新

  • 拉美六亿人的蓝海市场,了解一下?
  • 中国的年轻人与年轻的中国:一个美国90后的观察
  • 全球最大视频行业会VidCon上,品牌做体验营销有哪些套路?
  • 新奥尔良:一部魔幻主义史诗
  • 为什么她一举成“精英”后,却铿锵回草根?
  • 从Berkeley到Minerva,探索适应未来的教育

马上订阅Newsleeter

随手关注CAPE,获得即时动态分享

 

近期文章

  • 拉美六亿人的蓝海市场,了解一下?
  • 中国的年轻人与年轻的中国:一个美国90后的观察
  • 全球最大视频行业会VidCon上,品牌做体验营销有哪些套路?
  • 新奥尔良:一部魔幻主义史诗
  • 为什么她一举成“精英”后,却铿锵回草根?
  • 从Berkeley到Minerva,探索适应未来的教育
  • 一位外国朋友的本地化融入策略
  • 斐济来信(十一)

关于我们

  • 中文
  • English
  • 创办初衷
  • 推动议题
  • 社会影响

友情链接

  • ActionThinker
  • AIESEC(海外实习)
  • DFC中国(儿童教育)
  • iJoin(公益咨询)
  • TEDtoChina(创想)
  • 中南屋

版权声明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注:图片、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非商用转载,采用CC协议,注明转载自CAPE且加文章超链接即可;商用转载需获得授权,具体请联系[email protected],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APE @ 2011-2017 | 苏ICP备13020825号-1